快速排序
快速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排序算法,比选择排序快得多。例如,C 语言标准库中的函数 qsort 实现的就是快速排序。快速排序也使用了 D&C。
对排序算法来说,最简单的数组就是根本不需要排序的数组。

因此,基线条件为数组为空或只包含一个元素。在这种情况下,只需原样返回数组—根本就不用排序。用代码表示就是:
def quick_sort(arr):
if len(arr) < 2:
return arr
对于两个元素的情况,也很好办,只需要将两个元素相比较即可:

讨论三个和更多元素的情况,就需要找到我们的递归条件,把问题分解,分而治之了。
首先来看只有三个元素的数组:

我们从中任意取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(pivot),比如 33。然后,我们找到比这个基准值大的元素,将其放在左边;比这个基准值小的元素,放在右边:

这被称为分区(partitioning)。现在你有:
- 一个由所有小于基准值的数字组成的子数组
- 基准值
- 一个由所有大于基准值的数组组成的子数组
这里只是进行了分区,得到的两个子数组是无序的。但如果这两个数组已经排好序,我们的任务便已经完成了。
好消息是,含有两个元素的列表和空列表的排序方式刚刚我们已经找到了,直接调用即可。用代码表示就是:
quick_sort([15, 10]) + [33] + quick_sort([])
不管使用哪个元素作为基准值都可以。以 10 做基准值的情况和 33 做基准值道理相同。若以 15 做基准值,这个算法也是管用的。

这个子数组都只有一个元素,而你知道如何对这些数组进行排序。
现在你就知道如何对包含三个元素的数组进行排序了,步骤如下:
- 选择基准值
- 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:小于基准值的元素和大于基准值的元素
- 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
同样道理,对于有四个元素的数组排序,已经不是什么麻烦事了。

比如还是以 33 作为基准值。

左边的元素有三个。而你已经直到如何给三个元素进行排序了:对其递归调用快速排序。

你已经直到如何对四个元素的列表进行排序。那么你一定也知道如何对五个元素的列表进行排序了。因为假设有下面这个数组。

你选的基准值和分区情况的可能性如下:

注意,这些子数组的数目都小于四。而你已经知道如何对四个元素以下的数组进行排序了。子数组排序完成,也意味着整个数组排序完成。
同理,对于六个甚至更多元素的排序,都可以这样一层一层地找到解决办法。
用代码表示快速排序算法就是:
def quick_sort(arr: list) -> list:
if len(arr) < 2:
return arr # 基线条件,空列表和单元素列表天然“有序”
else:
pivot = arr.pop() # 递归条件,随意选择基准值
less = []
greater = []
for i in arr:
if i < pivot:
less.append(i) # 小于基准元素的值放到一块
else:
greater.append(i) # 大于基准元素的值放到一块
return quick_sort(less) + [pivot] + quick_sort(greater)
arr = [10, 5, 2, 3]
print(quick_sort(arr))
注:原书给的方法中 less 和 greater 列表分别都是通过列表生成器实现的。但是私以为,这样会使用两个循环,每次循环都要判断大小,会造成重复相同操作的情况。当然,这样做的好处是代码更加简洁,更易读。不过为了效率期间,我还是改成了直接使用循环生成列表的方式。
快速排序的运行时间问题,请移步 大 O 表示法 。